
走進生產車間
采訪團在廠區內看到,干凈明亮的車間里,數十臺小型織造設備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每臺機器右側配有電腦,屏幕顯示著圖案紋樣等數據,在左側自動化巧手下,各不相同的面料小樣在一針一線中逐漸成形。平均5天就能完成色紗制定、織造工段、整理檢驗等全部周期。
魯泰集團目前的主打產品緊緊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定位,重點推出了BlueECO-Mist、舒適免燙、Printedyarn等新產品。據介紹,BlueECO-Mist系列,采用無鹽、無堿環保工藝染色,污染排放更少,面料具有仿牛仔和染棉紗的效果;舒適免燙系列賦予面料更柔軟的手感,具有更高的穿著舒適度;Printedyarn系列原料應用各類纖維素纖維,如麻、天絲、莫代爾等,可加工各種高中低支紗線,尤其在高支紗線方面更具優勢,整個生產過程綠色環保,降低水、化學助劑使用量,實現無鹽染色。

在紡織行業減碳目標制定過程中,我們把產品附加值納入考慮維度。同時,加強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建立完善的再生材料回收、處理、認證體系,加強行業規范化管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繼介紹,企業創新研發自清潔面料、極地白面料、跨界針織等,受到市場好評。近年來,魯泰紡織著力攻關HCP綠色免燙技術,打造更抗皺的高端面料。同時,依托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優勢,我們打造了再生棉,實現無廢、低碳,有效解決紡織行業環保難題,節能降耗。
再生循環利用技術系列
以再生滌綸為例,其原料來源于回收礦泉水瓶,企業把分揀好的礦泉水瓶壓縮成這樣的瓶磚,然后運到粗加工車間,在粗加工企業里會經歷清洗、破碎、分離、干燥等步驟,變成白花花的瓶片。接下來,車間工人把瓶片經過一系列技法處理后制成紗線,紗線經過紡織加工,再生面料就誕生了。
如今,再生循環利用技術系列產品通過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可以有效保護土壤和海洋環境,比常規生產滌綸節省近80%的能源。再生棉產品回收使用企業的面料布條,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可生物降解,有效保護環境;針織感四面彈系列,花型組織更豐富,舒適中兼有時尚美感。據測算,每1噸再生棉可節水1600噸,節電1800千瓦時,減少耕地約10畝,減少化肥、農藥等約32噸。李文繼介紹。
得益于循環利用技術突破,魯泰紡織生產經營業績一直位居全國紡織行業前列。該企業連續十七年中國色織布主營業務收入第一,中高檔色織面料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魯泰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是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