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塑視界7月22日觀察發現,盡管面臨重重挑戰,歐洲的PET托盤回收行業仍在努力推進,只是進展速度比一些人期望的要慢。目前,該行業面臨著法規不確定性、材料成分復雜、收集率有限以及競爭激烈等諸多難題。
行業會議聚焦回收難題
今年5月,在法國第戎舉行的第三屆Petcore歐洲熱成型會議上,PET托盤市場的各方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大規模、快速地推動行業發展。會議重點討論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提高歐盟成員國PET托盤的收集和分類率。
推進技術發展,提升托盤的可回收性,提高回收產量。
明確PET托盤在歐洲法規中的定位。
為歐洲所有塑料回收行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回收現狀與挑戰并存
ICIS數據顯示,2022年歐洲用于托盤的PET總量達107萬噸,但僅有30萬噸被收集用于回收,回收率僅為28%。收集數據匱乏是一大難題,目前只有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等少數國家能提供托盤收集量的現成數據。直到2024年,許多歐盟國家仍認為PET托盤不可回收。
盡管歐洲有一些早期的托盤回收項目,但由于收集和分類的限制,歐洲托盤再生料的穩定供應仍然有限,亟待增加。歐洲各地收集和分類系統的差異,以及質量和產量的不同,使得托盤壓塊和再生料的準確定價面臨挑戰。許多市場參與者在Petcore會議前后都表示,市場尚未達到可以進行一致價格評估的商業化水平。此外,托盤包裝的成分和最終用途也給收集和分類帶來了困難。

回收技術待突破
分類技術需要能夠區分單層和多層托盤,將有色和不透明托盤與無色材料分開,還能區分食品應用和非食品應用托盤。雖然人工智能等分類技術的進步有助于簡化這一過程,但仍需擴大應用規模。
隨著《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PPWR)的生效,托盤行業面臨著提高收集和分類率的壓力,以確保能夠達到法規中設定的2030年再生材料含量目標,其中包括PET接觸敏感包裝的30%目標。
為提升塑料的可回收性,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盟委員會正在合作制定塑料包裝(包括PET)的設計回收(DfR)自愿標準,這將有助于提高PET托盤的可回收性和分類效率。同時,更清晰的PET托盤標簽有助于教育消費者如何以及在哪里回收硬質PET,從而提高收集率。
多層托盤回收難題
多層和多材料托盤的分層問題是回收的一大挑戰。許多品牌為減少塑料使用,追求更薄的應用,這導致了對廣泛用于各種食品包裝的多層薄膜的需求增加。然而,多層薄膜更難回收,添加聚乙烯(PE)和乙烯 - 乙烯醇(EVOH)會使再生料變得渾濁,而用于固定各層的粘合劑則會導致輸出產品出現凝膠斑和變色。
分層技術的進步可以提高多層托盤的回收率,但成本較高,且該技術仍需擴大規模以實現2030年目標。PPWR第6條規定,所有投放市場的包裝必須可回收,這對于多層和多材料托盤來說可能是一個大問題。
PPWR還設定了三個可回收性性能等級A、B和C,根據重量對每個包裝單元的可回收性進行評估。最低等級C要求包裝單元(如本例中的PET托盤)的可回收性達到70%,否則從2030年起將無法投放市場。2035年和2038年,要求將更加嚴格,只有可回收性達到80%的托盤才能投放市場。
行業合作與法規擔憂
Petcore的托盤循環評估平臺(TCEP)正與行業合作,以幫助滿足這些準則,但存在行業可能完全轉向其他沒有PPWR嚴格要求的包裝類型的風險。
行業對至少要等到2026年底才能確定用于計算和驗證PPWR目標再生材料含量的方法表示不滿。缺乏明確性對行業不利,正如一位發言者所說,行業與不確定性難以共存。
監管咨詢公司E&ACT的Leonor Garcia指出,對于主要成分為PET的托盤,其他部件(如蓋子、標簽、吸水墊)是否也必須符合PPWR中規定的30%目標,或者符合非PET接觸敏感包裝的10%目標,目前尚不明確。這種模糊性增加了不確定性。
從收集和分類到分層、脫墨和化學回收,整個產業鏈都需要做出投資決策,但不確定的監管環境會減緩這些決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完全阻止投資。
市場競爭與進口爭議
目前,再生塑料行業的討論集中在市場狀況以及對歐洲在全球回收領域競爭力的擔憂。根據現行法規,歐盟外部的再生材料可計入再生材料含量目標,這引發了回收商的擔憂,他們擔心價格較低的再生PET(R - PET)進口將涌入歐洲,沖擊面臨更高原料、能源和勞動力/生產成本歐盟本土回收商。
歐洲回收商希望即將公布的PPWR實施決策能制定明確的進口準則,確保對歐盟材料設定的標準同樣適用于第三國材料。同時,他們希望對進口材料進行檢查和審計,以確保其符合歐洲材料的標準。
品牌與消費者參與難題
吸引品牌和消費者參與托盤回收是市場面臨的另一大挑戰。許多品牌希望在產品中使用更多再生材料,無論是出于自身可持續性目標,還是認為消費者有此需求。但近年來,品牌關注點已從可持續性轉向成本節約。
在原生PET因成本原因對許多尚未面臨強制再生材料含量目標的托盤生產商更具吸引力的時期,托盤到托盤的市場正在增長。整個R - PET市場的回收商都抱怨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因為壓塊價格高昂,且難以向產業鏈下游轉嫁成本。目前,單材料和多層托盤壓塊的價格可能遠低于瓶子壓塊,但一些賣家由于購買興趣有限,難以找到穩定的銷售渠道。
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距離30%的目標還有四年多時間,托盤行業的大部分買家沒有動力在現有基礎上增加產品中的再生材料含量;二是原生PET往往價格更低,質量更穩定,在沒有強大經濟激勵的情況下,買家大多傾向于選擇成本更低的選項。
如果買家因質量和成本問題不愿購買托盤再生料,回收商如何籌集資金進行投資,以提高質量,使托盤再生料更具吸引力并實現規模化生產呢?
未來展望與行動方向
隨著更多品牌了解PPWR的要求以及未達到再生材料含量目標將面臨的處罰,預計到2030年,需求將有所增加。成員國將制定處罰細節,人們希望處罰力度足以鼓勵使用再生材料。
目前正在起草、預計于2025年第四季度發布的《一次性包裝指令》(SUPD)新的實施決策,將明確R - PET進口的地位,使歐洲回收商了解進口材料的檢查和使用方式,從而相應調整業務計劃。
未來幾年,歐洲更多的押金返還計劃(DRS)可能有助于PET托盤的收集和分類,因為它可以將瓶子從回收流中分離出來。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歐洲出現呼吁建立類似托盤收集系統的聲音,但目前尚不確定。
不過,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確保PET托盤的設計符合PPWR第6條的要求。市場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在整個產業鏈上持續努力,在初始設計階段提高PET托盤的可回收性,以確保PPWR生效后托盤仍能在市場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