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志著中國窗膜產業實現從技術跟隨到全球“領跑”的重要跨越。

全產業鏈閉環構建彰顯超級工廠核心競爭力
近期,南通納琳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超級工廠"正式竣工投產。這座總投資達十億級、年產2.5萬噸智能納米新材料的現代化生產基地,標志著中國窗膜產業實現從技術跟隨到全球“領跑”的重要跨越。
走進占地7.5萬平方米的智能化生產基地,約200米長的PET薄膜生產線格外引人注目。據PET生產主管黃嘉亮介紹,該生產線核心部件全部實現自主研發,產品在隔熱、透光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除這條"明星生產線"外,基地內6條涂布線、2條磁控線協同運轉,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這座工廠的'超級'體現在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納琳威集團董事長肖琳表示。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重要布局,該工廠深度融合母公司核心技術,創新性地采用納米功能內添加技術,通過高溫熔融共混工藝,將產品使用壽命從行業普遍的3年提升至10年以上,成功解決了功能粒子穩定性這一行業難題。
在技術創新方面,新一代炫彩膜產品融合磁控濺射技術和納米光學鍍層工藝,已為多家知名新能源車企提供配套解決方案。在建筑領域,其高效隔熱性能為現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節能選擇。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實現了功能性光學薄膜的進口替代,更推動中國窗膜產業贏得國際市場話語權。
本次納琳科"超級工廠"的投產運行,將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中國窗膜產業正從技術跟隨者向標準制定者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產品性能上,更體現在整個產業生態的構建能力上。
"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球化視野布局產業發展。"納琳威集團董事長肖琳強調。隨著"超級工廠"的全面投產,中國窗膜產業將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展現出更強大的實力,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貢獻新的力量。
該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提升了我國在新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更為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模式。這種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產業鏈整合為基礎的發展路徑,正在助力中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