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完4月14日的“2025中俄塑膠工業會議”后,尼嘉斯塑膠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尼嘉斯”)總經理唐亞青立即趕回公司籌備18日的工廠參觀日活動。這段時間,他與國內外行業專家及客戶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新一代物聯網智能供料系統在智能工廠建設中的創新應用。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通過對工業資源的網絡互連、數據互通和系統互操作,實現制造原料的靈活配置、制造過程的按需執行、制造工藝的合理優化和制造環境的快速適應,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構建智能、高效、環保、科學合理的新工業生態體系。”在唐亞青看來,塑料加工業這樣的傳統行業正站在智能化轉型的新起點上。“以科技創新讓傳統產業煥新升級,是我們錨定的發展方向。”
尼嘉斯早已布局智能化轉型。成立以來,公司專注于工業制造領域物聯網供料系統及系統配套設備的自主研發,形成了從生產到施工調試的全方位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貫穿塑料制造、加工及化工全產業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覆蓋粉粒體輸送、貯存、計量、稱重及回收等關鍵生產環節。
近(jin)期,尼(ni)嘉(jia)斯總經(jing)理唐亞青(qing)接受了《塑膠工(gong)業(ye)(ye)》的專訪,他詳細闡述了行業(ye)(ye)發(fa)展前景、傳統(tong)企業(ye)(ye)轉型(xing)路徑、客戶需(xu)求(qiu)變(bian)化等關鍵議(yi)題,分享了尼(ni)嘉(jia)斯在(zai)專注研發(fa)和(he)國際化拓展方面(mian)的實(shi)踐經(jing)驗。
《塑膠工業》:尼嘉斯一直深耕物聯網供料系統及系統配套設備領域。最近幾年,這個領域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唐亞青:我認為,正在向精細化、自動化方向深度發展。以我們研發多年的新一代物聯網智能供料系統為例,核心突破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自動化配料能力的提升,這是實現工廠自動化和數字化的基礎。目前,我們能夠對30種物料的任意比例精準調配,通過預置配方參數,智能化定量分配各組份物料。所有原料精確計量后,投入攪拌倉進行均質化處理,再經過防錯防滯留選料站精準分選,最后通過密閉式管道輸送系統定向投送至對應主機,實現集中供料。
其次是能效優化方面的創新。我們采用集中式真空系統設計,在服務于擠出機作業,能耗僅為傳統普通真空系統的三分之一,從而實現了在多個用料點原料輸送過程中的高效節能。
最(zui)后是工藝完整性的(de)保障。針對(dui)不同原料(liao)特性,我們開(kai)發(fa)了差異化解(jie)決方案。例(li)如,在注塑(su)擠出末端配置攪(jiao)拌混合裝置,有效防止原料(liao)分層;針對(dui)粉(fen)末小料(liao),采(cai)用(yong)專(zhuan)用(yong)粉(fen)體(ti)自動配料(liao)系統,配合人(ren)工投料(liao)至失重稱,確保主料(liao)、粉(fen)體(ti)和(he)填充料(liao)的(de)全(quan)程精準輸送。
《塑膠工業》:這套系統如何助力提效?
唐亞青:新一代物聯網智能供料系統實現了從原料入廠到生產投料的全程自動化閉環管理,為企業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智能供料解決方案。
該系統采用多種靈活的原料輸送方式,包括每小時輸送量達20-30噸的罐車運輸、采用正壓管道輸送的集裝箱運輸,以及適用于噸包和25公斤小包的拆卸運輸,可根據不同工況需求將原料精準投送至指定料倉。
在倉儲管理方面,我們也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運作。25公斤料包通過AGV自動轉運至立體倉庫后,由配備防錯視覺系統的機器人完成精準識別和自動投料,達到每小時3.8噸的高效無人化作業。
我們還特別優化(hua)了自(zi)動拆包卸(xie)料方(fang)案(an),原(yuan)料入庫后儲存于(yu)配備智能(neng)稱重模(mo)(mo)塊的(de)(de)(de)大型(xing)儲槽(cao),實(shi)時監控存量(liang)并(bing)具備高低料位預警功能(neng),通過管道切(qie)換閥確保原(yuan)料準確輸送(song)至生(sheng)產線料斗(dou)。針對不同規模(mo)(mo)的(de)(de)(de)原(yuan)料儲存需求,系統提供大型(xing)儲槽(cao)和室內料倉兩(liang)種(zhong)(zhong)方(fang)案(an),可(ke)靈活處理紙箱、小包裝和噸包裝等多種(zhong)(zhong)形式的(de)(de)(de)原(yuan)料,實(shi)現了從原(yuan)料接收到(dao)生(sheng)產投(tou)料的(de)(de)(de)全(quan)流程智能(neng)化(hua)管理。
《塑膠工業》:您能結合具體案例,介紹一下這套系統的實際生產運行情況嗎?
唐亞青(qing):以我們為某改性造粒工廠設計的供料系統為例,實現了從原料處理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系統配備高低混合攪拌機組,包括高混機、低混機、冷混機和熱混機各一臺,通過管道輸送系統實現多條生產線共用混合料和輸料管道。
在原料處理環節采用創新的均化處理工藝,通過不同料罐交替運作實現連續性均化并完成VOC處理。處理后的材料輸送至自動包裝生產線,包裝速度可根據產線效率在每小時100-400包范圍內靈活調整,包裝完成后自動碼垛并由無人車搬運至立體倉庫存儲。
整個(ge)工(gong)廠(chang)通過中(zhong)央控制(zhi)系(xi)統(tong)實現全(quan)面數字(zi)化管理(li)。WMS倉庫(ku)(ku)管理(li)系(xi)統(tong)智能(neng)調度(du)原料出入庫(ku)(ku),同時整合(he)了水循(xun)環系(xi)統(tong)、廢氣處理(li)系(xi)統(tong)等輔助設施(shi)。所(suo)有設備(bei)運行數據(ju)(ju)和生產(chan)信息實時匯集至中(zhong)央控制(zhi)室的(de)數據(ju)(ju)中(zhong)心,形成完整的(de)數字(zi)化工(gong)廠(chang)管理(li)體系(xi),實現生產(chan)全(quan)流程的(de)智能(neng)化監控和協調。
《塑膠工業》:您覺得最大的不變又是什么?
唐亞青:不變的(de)仍(reng)然是(shi)要(yao)幫助客(ke)戶(hu)(hu)工(gong)廠實現成本控制(zhi)與質(zhi)量提升。我們(men)希望通過為客(ke)戶(hu)(hu)量身定制(zhi)的(de)專業、高(gao)效(xiao)系統方(fang)案,真正提高(gao)生產力,解決行(xing)業效(xiao)率(lv)問(wen)題,并增(zeng)強客(ke)戶(hu)(hu)的(de)市場競爭力。
《塑膠工業》:您如何看待行業前景?如何調整戰略布局?
唐亞青:我們更愿意以務實的態度來看待物聯網智能供料系統的發展,并始終堅守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在品質和性能上絕不妥協;第二,真正理解并滿足客戶對智慧生產、智慧運營和智慧管理的需求。
為此,我們制定了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在技術層面,將持續加大智能化研發投入,致力于打造更高效、更智能的供料系統解決方案;在市場層面,將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把經過國內市場驗證的成熟方案推向全球。
我們相信,只(zhi)有堅持技術(shu)創新(xin)與(yu)市場需求(qiu)相結(jie)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shi),為客(ke)戶(hu)創造(zao)更大(da)價值。
《塑膠工業》:海外市場拓展是短板嗎?
唐亞青(qing):在海外市場拓展戰略上,尼嘉斯始終堅持質量優先的發展路徑。我們選擇了一條穩健而可持續的道路,通過挑選優質項目,以卓越的技術實力和服務品質打造標桿案例,讓每一個海外項目都成為展示我們專業能力的窗口。
這(zhe)種注(zhu)重質量而非數(shu)量的(de)(de)發(fa)展模式,雖然需要更長(chang)時(shi)間的(de)(de)積累,但正在(zai)幫(bang)助(zhu)我(wo)(wo)們(men)(men)穩步構建國際品(pin)牌影響力。我(wo)(wo)們(men)(men)深信,基于實際項(xiang)目成果的(de)(de)品(pin)牌建設方(fang)式,最(zui)終將形成難以(yi)復制的(de)(de)持久(jiu)競爭優勢,為尼(ni)嘉(jia)斯在(zai)全球市場(chang)的(de)(de)長(chang)遠發(fa)展奠定(ding)堅實基礎(chu)。因此,與(yu)其(qi)說是“短板”,不如說這(zhe)是我(wo)(wo)們(men)(men)選擇的(de)(de)差異化發(fa)展路徑——通過高質量的(de)(de)項(xiang)目實踐(jian),實現海外(wai)市場(chang)的(de)(de)可持續拓展。
《塑膠工業》:如何應對當前海外市場拓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唐(tang)亞青:正是因為挑戰的(de)存在,才(cai)給了我(wo)們(men)(men)(men)發展的(de)機遇(yu)。在海外,我(wo)們(men)(men)(men)希望(wang)構建(jian)多(duo)元(yuan)化的(de)信任建(jian)立機制(zhi),依托國(guo)內積累的(de)優質項目經驗和(he)良好聲(sheng)譽,在通過(guo)行業推薦自然(ran)延伸至海外市(shi)場的(de)同時(shi),我(wo)們(men)(men)(men)也(ye)在積極參與(yu)國(guo)際(ji)展會等專業活動,直觀(guan)展示技術實力(li)和(he)系(xi)統優勢。當(dang)然(ran),數字化營銷也(ye)很重要,利用網絡會議、線上宣傳等現代傳播方(fang)式,讓(rang)更多(duo)潛在客戶能夠便捷地了解我(wo)們(men)(men)(men)的(de)服務內容(rong)和(he)專業能力(li)。
《塑膠工業》:對于未來的發展,您是否充滿信心?
唐亞青: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沿線新興市場對智能供料系統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這為我們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為此,我們將(jiang)采取差異化市場(chang)策略,重點(dian)布局與(yu)中國經(jing)貿往來密切的(de)區域市場(chang),通(tong)過(guo)組建本地化服(fu)務(wu)團(tuan)隊(dui)提升服(fu)務(wu)質(zhi)量,同時根(gen)據不同市場(chang)的(de)具體需求特點(dian)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相信通(tong)過(guo)堅持品質(zhi)、深耕智能(neng)化、拓展海外,尼嘉斯能(neng)夠在物聯網智能(neng)供料(liao)系(xi)統領域實現(xian)穩健而(er)持續的(de)發展。